老炮儿高清完整版hd剧情介绍:
三 从伦敦被难到庚子惠州起义
广州起义密谋失败后,孙中山遭到清政府的通缉和港督的驱逐,无法在内地和香港立足。1895年11月,孙中山偕陈少白、郑士良东渡日本。在横滨,孙中山组织侨商冯镜如、冯紫珊、谭发等人成立兴中会横滨分会,并刊印《扬州十日记》等书进行反清革命宣传。12月,孙中山正式剪辫易服,以示坚定的革命志向。随后,孙中山到檀香山与美国进行革命组织与宣传活动。1896年9月30日,孙中山到达英国伦敦。由于孙中山是清政府通缉的“钦犯”,因此,他的行踪受到清朝驻英公使馆人员的密切监视。10月11日,孙中山在伦敦街头被清朝驻英公使馆人员诱捕入使馆拘禁,此即“伦敦被难”。清使馆打算雇船把孙中山偷运回国处置。孙中山在使馆英籍女管家郝维太太(Mrs.Howe)和雇工柯尔(G.Cole)的帮助下,向他曾经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的老师康德黎(James Cantlie)和孟生(P.Manson)发出了求援信。康德黎和孟生得知消息后,立刻向伦敦警察总部报案,并采取紧急救援行动。他们一方面试图通过媒体披露此事,以取得舆论力量的同情;另一方面又请求英国外交部出面干预,以得到政府势力的支持。经过康德黎和孟生的多方活动,10月22日晚,英国外交部向清使馆发出最后通牒式的照会,施加外交压力,要求立即将孙中山释放;与此同时,《环球报》的晚报连夜刊印号外,正式披露孙中山被清使馆绑架的消息,伦敦舆论界一片哗然。23日下午,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,英国外交部采取强硬的态度,迫使清使馆不得不无条件立即释放孙中山。伦敦被难事件之后,孙中山不仅借英国报刊发表了感谢英国政府、报界与人民的公开信,而且在英国出版了用英文写成的《伦敦被难记》一书,不失时机地向西方世界宣扬了中国革命;与此同时,国际舆论对此事也同样给予了足够的关注,英国与其他一些国家、地区有不少报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和评论,使西方世界对孙中山与中国革命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。从此,孙中山开始逐渐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革命领袖人物。
高清在线
高清在线
高清在线
高清在线
高清在线
高清在线